衡阳晚报讯(通讯员徐瑞东)正月初六晚,常宁庙前镇双桥村热闹非凡,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,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,村民们用舞花灯来欢庆春节。
双桥花灯制作精良,且每家每户皆有绝活相传。
每逢节庆,家家户户拿出花灯到祠堂集合。
互相展示一番后,在锣鼓队的助威下,在火龙的引领下,花灯绕村或到临近村游行。
相传,常宁市庙前镇双桥村大屋王家花灯的创始人,是王氏先祖王松行五郎,为明洪武朱元璋侍卫大将军(祖籍江西泰和鹅颈大丘)。
曾奉诏镇守常宁桂阳五虎关、九龙关隘口,到此插标为记。
当时为感恩皇恩,王公松五郎召集八兄弟子孙制作花灯,其花灯集美术绘画剪纸雕刻及物理几何等于一身,配以花鸟虫鱼,共108篮,却互不重叠。
花灯为村民自制,而火龙则是族人共同完成,由11节、13节、17节、19节、21节等单数组成,龙头高1.5米,舞动时必龙头龙尾相衔接,成圆形。
而最难舞是龙头、第二节以及龙尾,因为舞动这些关键位置的人要手、眼、脚并用,一场火龙舞下来,必大汗淋漓。
故舞火龙的精壮男儿也成村民偶像。
目前,双桥花灯已经被衡阳市非遗立项,其影响力日益广泛。
每每花灯出游,不仅是双桥周边群众,就连常宁城里不少人也赶来观赏,大家无不为双桥花灯精湛制作和出游时的盛大气势所叹服。
版权所有。? Since 2023 .777软件园 All rights reserved.